據海關統計,今年一季度,中美貿易總值6680.1億元人民幣,同比下降18.3%;其中,對美出口4765.5億元,下降23.6%;自美進口1914.6億元,下降1.3%。從出口商品看,一季度中國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2925.7億元,下降24.1%,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1.6%;其中,出口手機361.7億元,下降10.3%;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516.3億元,下降31.2%。同期,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1057.7億元,下降26.1%;出口醫藥材及藥品52.5億元,增長6.3%。
在進口方面,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逐步落地,大豆、豬肉、棉花等商品自美進口增長迅速。一季度,自美進口農產品355.6億元,增長1.1倍。其中,進口大豆781.4萬噸,增加2.1倍,價值218.8億元,增長2.1倍;進口豬肉16.8萬噸,增加6.4倍,價值30.4億元,增長16倍;進口棉花12.4萬噸,增加43.5%,價值15.9億元,增長17%。以上情況供大家參考。
四、疫情發生以來,海關總署圍繞穩外貿開展了哪些工作,現在取得的成效如何?
今年一季度,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、貿易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,中國外貿發展質量繼續有所提高,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:
1、加工貿易下滑較快,但一般貿易優于整體。一季度,加工貿易進出口1.56萬億元,下降12.4%,但產業鏈更長、附加值更高、更能反映企業自主發展能力的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3.94萬億元,下降5.7%,降幅小于總體。一般貿易進出口占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60%,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0.4個百分點。
2、外貿進出口總值有所下降,但新興業態保持了較快增長。一季度,中國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繼續保持了蓬勃發展的態勢。其中,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34.7%,市場采購方式出口增長50.9%。
3、對歐盟、美國等進出口下降,但對東盟進出口保持增長。一季度,中國對疫情形勢嚴峻的歐盟、美國進出口分別下降10.4%、18.3%,對疫情形勢相對緩和的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下降8.1%和5.7%。3月份,對日韓貿易好轉,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.3%和3.4%,一季度我們對東盟進出口逆勢增長。
4、東部地區進出口有所下降,但中西部地區表現相對較好。近年來,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進程加快,中西部成為穩定中國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。一季度,中國東部地區外貿進出口5.28萬億元,下降7.5%,但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.04萬億元,只下降2.1%,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.7個百分點,達到了15.9%。